1、检查上水通畅,门外区域做好保护,张贴施工致歉信2份

2、检查下水口排水通畅,并安装盖板保护防止渣土堵塞管道

3、提醒客户联系燃气公司拆表、关气源,之后再进行施工

4、和客户确认,室内包括拆除的物品是否需要保留(电器、家具、门、电线等)

5、现场至少配 2 具灭火器,面积超 100 平米的,每超50平米额外加1具

6、现场需安装临时电箱,电源线连接地线,漏电保护有效。原房插座等电源关闭停止使用


1、先关闭暖气阀门、总水闸,并打开所有水龙头和热水器放水后再施工

2、拆除用水应注意,避免发生渗漏

3、拆除墙体时,严禁采用底部掏掘或推到的方法

4、拆除地面时,应使用小型电钻、电镐,以防楼板开裂

5、拆除施工完撤场时,应将现场及楼道都清理干净

6、物业要求保护电梯和楼道的先保护再转运,垃圾运完清理干净公共区域


交底放线

1、水电定位前,应确认配套施工单位已对接进群无遗漏(空调、新风、橱柜、地暖、热水器、净水系统等)

2、水电定位时,如需地面走水管需要现场与客户确认是否接受

3、做小型智能时,需现场明确所有开关位置布零线,智能开关要用深底盒;有全屋智能服务商时,需现场明确与智能商家的配合及费用


开槽

1、开槽需要先定位、弹线然后再开槽

2、开槽不得切断梁、柱、墙、板的钢筋

3、墙面不允许斜向开槽;横槽的长度不超30cm;特殊情况需和客户提前确认


布管穿线

1、4mm² 线穿20管;6mm² 线穿25管或双管。穿线数量为16管3根2.5mm²;20管3根4mm² 或4根2.5mm²

2、无法布设PVC线管及灯头位置,应用黄腊管或波纹软管替代,严禁裸线外露

3、同回路电线火、零、地三线应该等径;开关灯线必须带有零线

4、线管进入电箱和底盒时,应套锁扣连接;特殊情况不能使用锁扣时应用软管或者胶带缠绕固定

5、穿线禁止使用洗洁精为润滑剂

6、穿墙孔洞后期都要填实,防止串味


水路改造

1、需提前确认,是否做循环水(零冷水),以及采用大、小循环方式

2、如设备厂家对水压有要求,建议提前上门测压,如不满足需提前确定可行方案

3、提前确认浴霸安装位置,是否和管道冲突

4、水管敷设应符合左热右冷,上热下冷原则

5、马桶坑距需现场确认,无沉箱卫生间马桶移位是否抬高地面

6、排水管需做通水测试,管口做防尘保护;多管连接需用 Y 型斜三通顺水安装,并用 PVC 胶固定

7、验收完毕后,所有裸露的(燃气管、下水管、上水管、阀门)24小时内全部包裹保护完毕


强电箱回路分配

1、总开(进户线10mm²,40-63A)

2、常规空调(4mm²,20A),专线(中央空调由供应商告知线经大小及回路)

3、卫生间(4mm²,25A,带漏保),如有多个卫生间建议单独回路

4、厨房(4mm²,25A,带漏保),所有插座连线4mm²,大功率电器单独回路

5、冰箱(2.5mm²,20A,带漏保)专线

6、照明(2.5mm²,16A),光源较多或功率较大时可建议升级

7、插座(2.5mm²,20A,带漏保),空间面积>150㎡建议增加一个回路

8、弱电箱(2.5mm²,16A)专线

9、其他特殊设备或大功率设备(如柜式烤箱、速热热水器、带烘干功能洗衣机等)需与设备厂家沟通确认


1、开槽:禁止切断结构钢筋;开槽深度应≥线管直径15mm

2、开槽:横向长度不得超过300mm

3、开槽:水电路不得同槽铺设

4、线管:地面线管弯曲半径应大于线管外径的6倍(大弯工艺);特殊情况需提前和客户确认

5、线管:明管需用线卡固定牢固,间距1m以内

6、线管:镀锌管铺设时,管与管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并接地线

7、电路:强弱电并行时,线管间距应在150mm以上;使用屏蔽弱电线可以适当缩小间距要求

8、电路:强弱电交叉处,需包裹300mm左右锡箔纸抗干扰;使用屏蔽弱电线可以适当缩小间距要求

9、电路:线路进行分路时,需使用分线盒,分线盒到电器的线路需使用绝缘软管包裹

10、电路:穿线管内导线的总面积,不应超过管内径截面积40%,管内不得有接头、扭结

11、电路:导线与燃气管在同一平面内距离不得小于100mm

12、电路:导管与燃气灶具在同一平面内距离不得小于200mm

13、电路:线管与底盒的连接,需要用专用锁扣连接牢固

14、电路:导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,导线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,且套内各分支回路导线截面积不应小于2.5mm²

15、电路:施工现场所有裸露线头应用绝缘胶布包裹

16、电路:线路必须分色,红色为火线、蓝为零线、双色线为地线

17、电路:强弱电不得同一管中安装,导线与电话线、闭路电视线、通信线等不得安装同一线管中

18、电路:相邻面板的安装间距应一致,误差在1mm之内;强弱电线盒间需要间隔100mm以上

19、配电箱:箱底距地高度不应低于1.6m

20、配电箱:箱内接线整齐、无铰接现象、导线不应有接头

21、配电箱:位置应安装牢固、部件齐全;不得在卫生间隔墙、轻质隔墙面板、装饰面板上直接安装

22、供水:外径小于25mm水管固定:管卡间距500mm,弯头、三通200mm范围内须有固定点

23、供水:水管与电管交叉铺设时,应电管在上水管在下,预留间隙

24、供水:出水口与热水器间距:出水口与热水器间距50cm以内

25、供水:阀门、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、不受暴晒、污染和冻结的地方

26、供水:混水阀冷热出水孔中心距间距:冷热水出水口中心距150mm±5mm,两管中心平齐、左热右冷

27、供水:洗手盆出水孔距地面高度:高度在450-600mm

28、供水:打压试验6-8公斤压力,保持至少半小时以上不掉压。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

29、供水:明装室内给水管道或吊顶内给水管道,应有防结露保护层

30、排水:横管不得无坡或倒坡,排水管道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;50管坡度≥12‰,75管≥8‰,110管道≥6‰

31、排水:横管之间的水平连接,应采用45°斜三通连接,连接处上下游横管,在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宜小于15

32、排水:排水横管变径时,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,管顶应平接


1、防水基层需抹平压光,不得有疏松、起砂、裂缝、疙瘩等缺陷

2、防水基层的排水坡,需向主下水地漏倾斜,确保排水顺畅地面不积水

3、涂刷防水前,需将拆除及开槽部位用水泥砂浆处理平整

4、防水基层需结合牢固,立管、套管及地漏与楼板间应做加强处理

5、门口处需先做挡水条再涂防水;过门石铺与瓷砖和门洞交接的立面需涂刷堵漏灵

6、阳台、厨房若无地漏可以不做防水,其他需做防水区域与客户确认

7、淋浴地漏处需采用“简二排”工艺,避免砂灰层积水和断层返潮


1、地漏、套管、水管根部、阴阳角等部位,应先做加强处理

2、穿楼板的防水套管应高出装饰层完成面,且高度不应小于20mm

3、卫生间、厨房的轻质隔墙应做整体防水或防潮处理

4、防水涂刷的区域不应跨越变形缝、新建钢结构等可能出现较大伸缩变形的部位

5、同层排水、地暖等构造,建议在建筑楼板基层及回填后分别涂刷防水层

6、淋浴区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≥2000mm;墙面其他部位泛水翻起高度应≥300mm

7、浴缸、面盆墙面防水层翻起高度≥1200mm

8、地面防水涂刷应延伸至门洞口两侧墙体并超出门口范围

9、防水涂刷应均匀,不得有流坠、露胎体、疙瘩、鼓泡、皱褶、翘边、开裂和破损等缺陷

10、在防水层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,地面蓄水高度不应小于20mm,蓄水时间应在24至48小时


1、砌墙推荐使用粘接剂,如使用水泥砂浆则必须先浇湿砖块再砌筑

2、烟道修补抹灰时需严密封堵孔洞、缝隙,避免贴砖后反烟反味

3、贴砖前,基层空鼓、开裂、涂层、油污等及需拆保温层、杂物,均需清除

4、贴砖前需检查水口、开关插座是否被覆盖

5、瓷砖45°倒角或成品阳角条、及留缝宽度,均需与客户确认

6、瓷砖铺贴按图施工还是现场排砖为准,需与客户确认

7、贴砖前需检验瓷砖色差、尺寸及平整度是否合规,有问题需及时告知客户

8、壁挂马桶、淋浴房预埋件、石材等,需与客户提前确认

9、分水器水口间距及出墙尺寸,需与客户确认安装要求

10、瓷砖验收后,须粘贴水电标识贴

11、铺木地板的地面,找平且干燥后需铺设地面保护膜防止油工污染


1、砌墙:砌体表面平整度≤8mm;水平灰缝平直度≤10mm

2、砌墙:内外搭砌,上下错缝。不得有长度>300mm的通缝,200—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3处,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墙

3、砌墙:每120mm墙厚放置2根6#拉结钢筋,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,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

4、砌墙:轻体砖砌墙或包管时应挂铁丝网加固,搭接宽度每边应≥100mm

5、抹灰: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,抹灰层应无脱层和空鼓,面层无爆灰和裂缝

6、抹灰:合格要求的单遍抹灰立面垂直度≤4mm,表面平整度≤4mm,阴阳角方正度≤4mm,踢脚线上口直线度≤3mm

7、抹灰:特殊要求的多遍抹灰立面垂直度≤3mm,表面平整度≤3mm,阴阳角方正度≤3mm,踢脚线上口直线度≤2mm

8、地面找平:平整度≤3mm;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;不应有空鼓表面无起砂和裂缝

9、贴砖:表面平整度≤3mm;阴阳角方正度≤3mm;立面垂直度≤2mm;地砖表面平整度≤2mm

10、贴砖:完成面应平整、洁净;表面无开裂、缺棱、掉角、色差、污染现象

11、砖缝:留缝宽度≥1mm;接缝高低≤0.5mm;接缝直线度应≤2mm

12、空鼓率:单块砖空鼓面积应小于15%;空鼓墙砖块数不得超过该空间铺贴总数量的5%;地砖不允许空鼓

13、出水口位置:出水口与瓷砖完成面保持平齐,误差5mm以内

14、卫生间湿区地面坡度符合要求,不倒泛水、无积水,与地漏、管道结合处应严密牢固,无渗漏


1、宽度大于500mm的吊顶,条件允许则必须使用主龙骨

2、卡式主龙骨与吊杆固定时,龙骨上下两侧均需用螺母锁定

3、边龙骨与副龙骨固定,不得使用枪钉

4、造型吊顶侧立面,需安装竖向龙骨固定

5、与水电暖通等位置冲突时,不得私自调整,需与客户确认后再施工

6、中央空调出、回风口处应加固处理,并用整块石膏板封面

7、需更换配件或检修处(如中央空调、新风设备),提前与客户确认预留检修口

8、龙骨基础搭建完成后需要拍照在施工群通知业主验收,验收完后再统一封板

9、封板前,需封堵填充需覆盖的孔洞;复查灯位,开孔避开龙骨,且应底板托立板



1、龙骨:轻钢龙骨表面应平整,无翘曲,接缝应均匀一致,角缝应吻合;木龙骨应顺直、无劈裂和变形

2、龙骨:石膏板吊顶应使用轻钢龙骨,如果特殊造型必须要使用木龙骨的,禁止吊杆和木楔并用

3、轻钢龙骨:吊杆两端固定方式应为膨胀锁紧、螺帽锁紧

4、轻钢龙骨:吊杆间距≤1000mm;主龙骨间距≤800mm;副龙骨间距≤400mm;端头固定点距端头间距应≤300mm

5、轻钢龙骨:吊顶及隔断边侧龙骨用膨胀螺丝固定间距≤500mm;隔断的竖向主龙骨间距≤600mm

6、轻钢龙骨:隔断施工主龙骨的横向连接:加装横向穿心龙骨

7、石膏板:封板应错缝安装;拼接缝应为3-5mm;立面垂直度≤3mm;表面平整度≤3mm;阴阳角方正度≤3mm

8、石膏板:灯池转角封板禁止通缝,应做L形切割

9、石膏板:必须硬连接固定,即石膏板固定螺丝必须固定在龙骨基层上;板面不能有任何裂缝、折断、破损等损坏问题

10、石膏板:固定自攻钉间距≤200mm;距板边间距≤15-20mm

11、石膏板:潮湿空间石膏板吊顶:采用防水石膏板

12、石膏线:做弧形造型切割安装时,切割细密避免形成多边形和突跳点

13、饰面板安装:胶粘均匀,钉枪固定牢固


1、施工前应先确认(顺平 / 垂平工艺)、(常规乳胶漆 / 进口特殊乳胶漆)再施工

2、施工步骤:清理基层→刷墙固→局部修补→刮石膏挂网→安装阴阳角条→腻子找平→整体打磨→清理墙面→涂刷底漆→检查修补→涂刷面漆

3、门窗口套边、踢脚线处、柜体连接墙面处、洗墙灯区域或灯光照射面需加强处理,防止缝隙不均、有波浪

4、刷漆前需先清理线盒周围多余腻子、检查踢脚线部位,以免后期返工

5、底漆、面漆的兑水比例,需严格遵循产品说明

6、刷漆分色时,分色线需平直无明显毛边、波浪

7、窗帘盒及阴角处需涂刷到位,不得漏刷

8、顶部顺光涂刷,墙面修补后,需先补刷底漆后再刷面漆

9、刷漆完成后,48小时内应避免强对流通风,以防开裂


1、石膏线粘贴:安装需采用满粘,禁止点涂

2、石膏找平后:表面平整度≤3mm;做垂直找平后立面垂直度≤4mm;做归方及垂直找平后阴阳角方正度≤4mm

3、腻子找平后:表面平整度≤2mm;做垂直找平后墙面垂直度≤3mm;做归方及垂直找平后阴阳角方正度≤3mm

4、砂纸打磨后:均匀无明显抹痕,墙面、顶面平整,无起粉、掉皮、漏刷等现象

5、乳胶漆涂刷后:乳胶漆颜色一致,无明显的透底现象,无明显的施工涂刷痕迹,涂料表面无起皮、起壳、鼓泡

6、乳胶漆涂刷后:乳胶漆表面牢固、漆膜正常、无起粉现象,手感光滑无砂眼、流坠、粒子等明显缺陷

7、油漆施工后:钉眼修补填平、补色、木纹清晰、平整光滑,无明显色差

8、油漆施工后:颜色均匀一致,并表面无明显色差;无刷纹、流坠、橘皮、透底现象